2017年1月5日星期四

风险与侵权



严格来说,每个人的行为都会给别人带来风险。你在家里搞化学实验,实验有失败从而导致爆炸的可能,这就给实验室外面的人带来风险。那么应不应该禁止你搞化学实验呢?要不要禁止你的风险行为呢?禁止则是侵犯了你的权利,但是如果不禁止那就是给了你侵犯别人的权利,因为不禁止则别人就无故承担了你行为的风险,实际上就是侵犯了风险承担者的权利。从权利理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两难。

一,赔偿原则的问题

诺齐克提出了一个赔偿原则来解决这个问题,即人们的确应该禁止风险行为(至少当风险比较高或者后果比较严重的时候),但是要同时赔偿行为人因为禁止而导致的损失。诺齐克的原则虽然不令人满意(因为没有很强的权利理论的根据),但看起来好像的确解决了这个两难。但这只是表象,为了看清楚诺齐克的解决办法的真正问题,我们不防考虑一个两人世界的例子。假设有一个两人世界,A和B,A有行为的权利(只要这行为不直接侵犯别人),但是A的行为会给B带来风险,而B有免遭别人行为风险的权利。后者可能有人不同意,那么不妨设想一下,假设别人的某种行为虽然并不直接侵犯你,但却有80%的可能性导致你死亡,难道你没有免遭这个风险的权利,难道一定要等到你真死了才能说别人的行为对你构成侵权。

回到我们的两人世界。现在,按照诺齐克提出的原则,B有权禁止A的风险行为,但要同时赔偿A的损失。现在的问题是,赔偿的钱谁来出呢?显然是B。但B本来就有免遭别人行为风险的权利,他为什么要出这个钱呢?显然,如果让B出钱,就是侵犯了B的权利。可见,诺齐克的赔偿原则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只是把问题掩盖起来了。

二,问题的实质

这个两难的本质是,在这种情况中,虽然每个人的权利都是正当的,但是这些正当的权利之间有冲突。由此人们可能会想到,关键是要给每个人的权利划一条界限,并且人们在现实中也可以这么做,但这样的界限并不符合权利理论的道理,因为任何这样的界限都必然侵犯了某一方的正当权利。而法律没有权力干这件事情,请注意,按照权利理论,权利并非法律赋予的,法律只是将每个人的正当权利界定出来。

这个问题其实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人正当行为的权利(哪怕是风险行为),以及人免遭他人行为风险的权利,其实是对称的,也即是说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权利,而且都是正当权利,只不过正当权利之间有冲突。传统古典自由主义认为人的正当权利之间是不会有冲突的,但这里就是一个反例。

那么权利理论该如何解决这个两难呢?下一个小节我们将证明,人们的自发行为会自发自愿地调整每个人的权利,社会群体最终的权利状况是不会有冲突的,而法律要做的事情其实是将这个人们自愿调整之后的权利状况确立下来。

三,问题的解决

人们会自动调整每个人的权利范围使得最终的权利状况没有冲突,前提条件是每个人的权利最初都是正当的,而且是对称的。

还是用我们的风险与侵权的两难来具体分析。这里的关键是人的行为具有外部性,每个人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风险就是造成了别人的外部成本。类似的,别人有免遭你行为风险的权利,但是如果别人自愿允许你的风险行为,那就是增加了你的收益,这种收益是由别人的选择带来的,因此可以看成是一种外部收益(当然因为你本来就有进行风险行为的正当权利,因此这个收益也可以看成是你自己的选择带来的)。

当风险行为的风险很低的时候,或者后果不严重的时候,风险行为的外部成本相对来说可以忽略,这个时候,他人对风险行为的允许给每个人带来的外部收益是主要的,因此每个人都会自愿地用自己对他人风险行为的允许来交换他人对自己风险行为的允许。或者说,每个人都会用对自己免遭他人风险权利(指低风险)的放弃来交换他人的同等放弃。用诺齐克所引的查理斯?弗雷德在《价值的解析》中的观点来说即是,“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目的的活动中都有权利从事对别人有风险的行为,作为交换,他也承认别人有权利对他做同样的事情。别人施加在他身上的这些风险,是他在追求自己目的的活动中所愿意承担的风险;对于他施在别人身上的风险,同样的说法也是成立的。”

当然,以上所说只适用于风险比较低或者后果不严重的那种风险行为。当风险很高或者后果很严重的时候,情况就刚好反过来,这种情况下他人的风险行为为每个人带来的外部成本是主要的,这时候每个人都会用对自己从事风险行为(指高风险)权利的放弃来交换别人的同等放弃。这种放弃高风险行为权利的相互交换同样是对每个人都有利的,因为它降低了每个人遭受的外部成本。因此和前一种情况一样,人们也会自发自愿地进行这样的交换,从而调整每个人的权利范围。

有读者可能早就注意到我们这里的论证其实就是我在《群体行为的基本原理》中所提出的群体行为原理的一个具体应用。因此,它说明了群体的自发行为可以自动地调整人和人之间相互冲突的正当权利,使得最终的权利状况不存在冲突。而法律制度所要做的事情只不过是将这种有声或无声的自愿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下来,以解决人们自愿的许多不便之处。

2017年1月3日星期二

微博的信息和经济学规律

我们将研究信息在微博这样的社会网络上的规律及其经济学。网络中的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位置固定不动的节点,他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当然还可以是转发者。一个节点关注了另一个节点,则从被关注的节点画一条指向关注者的连线,连线的方向指示信息在两个节点间的流向。

信息总是以某个制造者为起点,通过多次的转发,然后达到某个接收者。接收者也许有多个,我们集中考虑其中的某一个,这样一来信息就在网络上画出了一条从起点到这个接收者的路径。这条路径所经过的中间节点的数目可以叫做路径的长度。长度为零的信息就是来自于你微博关注的那些对象直接制造而未经任何转发的信息。你对这些信息的接收和你的关注行为密切相关,并没有普遍的意义,因此我们将不予考虑。

显然,每一个接收者接收到某条信息以后,都有一个相应的信息路径长度,它的大小主要是由中间的那些转发者决定的。当潜在的中间转发者(参与讨论的人)人数增加以后,信息路径的中间转发节点的可选择范围就变得更广,就更可能找到一条更短的路径,因此平均而言讨论的人一多就意味着接收信息的信息路径长度会变短,反过来,讨论的人数减少则信息路径长度就会变长。对于一个话题而言,如果参与讨论的人数反映的是话题的热度的话,那么我们大致就有:话题的信息路径长度反比于话题的热度。

现在,我们转入经济学的讨论。对于每一个信息的接收者而言,它要接收到一条信息是需要花费时间成本的。当信息成本高过信息对你的用值时,你当然就会放弃这条信息。当然,如果某条信息你很关心,对你的用值很高,那你当然可以一直盯着微博,直到这条信息出现,平均而言你可能得等上一会儿,但只要你关注的人不是太少,你总还是可以等到你所关心的那条信息的。而你等待这条信息的时间就是你花在这条信息上的时间成本。

那么为了在微博上看到某些信息,你愿意花费的最高时间是多少呢(你愿意在微博上等待的时间)?这可能没有一个固定的值,也许是几分钟,也许当有某件你很关心的事情时,你可以等待几个小时。你愿意花的这个等待时间,就是这信息对你的用值。

那么,在已经读过了那条信息之后,你为什么还愿意花时间等待信息的另一次传播过来呢?其实,这就是微博这样的媒体特殊的地方,它传播的不光是信息本身,还有人的不同观点,不光信息有用值,不同的观点也有用值,你是在为下一个不同的观点而等待。信息加上不同的观点,所有这些我们都同样称之为信息,这些相关的信息就组成一个话题。

接收者的等待时间主要也是由参与讨论的人数决定的。参与讨论的人越多,话题就越热,信息传到你的可能性就越大,你的等待时间也就越短,反之则越长。前面我们说过,话题的热度反比于话题信息路径长度,这里我们又看到话题的热度反比于接收者的等待时间。将这两者综合起来我们就有:话题的信息路径长度正比于话题信息的等待时间成本。

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如果某个话题的信息路径很长,它在被接收者接收到之前平均而言就要流过更多的节点,这样相应信息传播的速度当然就慢,你的等待时间成本就会上升,反之则下降。

因此,在微博这样的社会网络上,信息成本越低就意味着路径长度越短。实际上可能正是信息成本降低的进化压力使得社会网络朝着小世界网络的方向演进。因为你不想花太多的时间等待,因此你就关注一些大V,大V的关注度就会越来越高,和普通人的关注度最终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其实,这就是小世界网络的特征, 小世界网络中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路径长度都很短,平均为6,就是所谓的6度分隔。但之所以这些路径可以这么短,就是因为小世界网络中存在少数连接度很高的节点,也就是大V,这些节点和大量的节点连接,因此任何一个节点只要先连向一个这样的节点,就可以通过这个节点很快的连接上另一个节点,起末两节点间的距离因此就很短,平均距离为6。

在社会网络中,想通过删帖,销号,禁言或者禁止转发等等办法来绝对地隔绝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信息在社会网络中可以流通的路径太多,控制微博的人能做到的事情只能是切断其中的一些路径,且几乎没有可能切断所有的路径。因为路径是如此的多,几乎可以看成是无限的,而切断网络路径这件事情同样是要成本的,经济学上的边际成本上升定律告诉我们,要绝对地切断所有的路径其总成本将会迅速地增加!

那么在切断社会网络信息路径这件事情中管制者所干的实际上是一件什么事情呢?其实,他们实际上所干的是增加人们的信息成本。前面我们说过,在社会网络中,信息成本正比于信息的路径长度,而我们也说过切断信息路径其实只可能是把一些接收者接收到的比较短的信息路径给切断(一般是通过重点控制连接度高的那些节点。我们下一段会有更详细的讨论),实际上是使得接收者的信息路径长度变长,因此信息成本就增加了。

至于通过控制来增加接收者的信息路径长度的办法,通常是通过重点控制连接度高的那些节点。 这是由我们前面说过的小世界网络的特性决定的,因为小世界网络的短信息路径大多都要经过连接度高的那些节点。因此如果将这少数高连接度的节点都控制住,比如将它们从社会网络中切除,那么很显然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路径长度就将大大增加,接收到的信息和起点之间的路径长度也就增加了。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管制者要控制大V的原因吧。

当然,控制微博信息的人真正的目的也许并不是让人们看不到某条信息或者看不到某个话题,我们前面说过,他们办不到这一点,他们能办到的就是增加接收者接收到的信息的路径长度,因此而增加接收者的等待时间成本,让接收者多等待一会儿。但这多等一会儿也许就是他们真正的目的。因为这可以降低话题的热度,原因有两个,1是,因为要多等一会儿,所以不少人就放弃了这些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对他们的用值还不够),因此加入讨论的人就少了。2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要多等一会儿,讨论也就没有那么热烈了。

那么,为什么有些话题会成为微博的热门话题,而有些话题则少有人关注呢?

实际上,话题能否热门关键在于一个阈值,也就是接收信息的路径长度的阈值。接收信息的路径长度高到阈值以上,也就是时间成本高到阈值以上,参与讨论的关注者就会逐渐减少,话题就会逐渐变冷,接收信息的路径长度会跟着逐渐增加,信息成本就会不断上升,退出讨论的人会更多,相关的话题会自动的冷却下来,并逐渐退出人们的关注范围。而接收信息的路径长度在阈值以下,也就是时间成本在阈值以下,则随着加入讨论的人的增多,话题的热度会自动上升,相关信息的路径长度会随之而下降,信息成本因此降低,加入的人会越来越多,讨论也会越来越热烈,新观点层出不穷,这时候相关信息的用值反而会升高,话题会很快的越来越热。

当然,任何话题都不可能在社会网络上一直热下去,因为当再没有什么新观点可以产生的时候,话题的相关信息对于关注者的边际效用就会递减。一些人的边际效用很快会减低到信息成本以下,这些人就会放弃这个话题。随着大量关注者的退出,接收信息的路径长度就会增长,时间成本就会增加,同时边际效用还在递减,这样又会有更多的人退出,形成正反馈,话题也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冷却下来。

可见,话题的变热也好,话题的冷却也好,其中都要受到正反馈机制的加速,因此社会网络上话题的变冷和变热通常都进行得很快。尤其是一个过时的话题的变冷,非常迅速,因为它不但受到正反馈机制的加速,而且因为缺乏新观点的刺激(要说的都已经被说过了),相关信息只是原有信息的重复,信息对于关注者的边际效用递减得非常迅速!